烏克蘭戰爭危機升高,英國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今日表示情報看來非常不樂觀;包括美國國務院在內的多國外交部均已建議國民不要前往烏克蘭,或建議在烏國境內的民眾離境。白宮表示,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今日下午將和歐洲各國及北約(NATO)領袖舉行會談,討論如何因應烏俄危機。
俄羅斯因不滿北約東擴,調動10萬大軍三面包圍烏克蘭,引發戰爭危機。美國、北約與歐盟和俄國舉行多次會談,包括被視為外交解決最終機會的美俄1/22日內瓦會談,卻全都毫無進展,戰爭風險也持續升高。美國國會去年底批准提供烏克蘭2億美元的軍援,英國政府也宣布已開始提供反裝甲武器給烏軍。
(延伸閱讀:俄烏戰爭一觸即發,拜登今和普亭再度通話)
(延伸閱讀:烏克蘭危機持續升溫,拜登:俄羅斯不必然採取標準入侵行動)
外媒報導白宮考慮增兵東歐,圖為協防波蘭與白俄邊境的北約士兵/圖片來源:NATO推特
美國總統拜登先前曾稱若俄國入侵烏克蘭,美軍不會參與戰事,但此一立場近日可能出現變化。《紐約時報》報導,美國官員透露,白宮正審慎考慮在波羅的海周邊國家增加1000至5000人的兵力,然而此舉也可能反刺激莫斯科採取激烈行動回應。
美國國務院昨日(1/23)發出聲明,表示已要求駐基輔大使館人員家屬離開烏克蘭,並指出烏國境內的所有美國公民都應考慮離境。英國也宣布撤離使館人員,同時建議民眾停止前往烏克蘭及俄羅斯,法國與拉脫維亞外交部也發布類似建議。
英美均提供烏克蘭軍援,強生稱情勢非常不樂觀/圖片來源:Boris Johnson臉書
英國首相強生今日表示情報看來非常不樂觀,他警告俄羅斯總統普亭(Vladimir Putin),入侵烏克蘭會是「新車臣」;副首相拉布(Dominic Raab)昨日(1/23)表示,俄國若侵略烏克蘭將面臨嚴重後果,但英國極不可能派兵。英國情報部門則聲稱俄羅斯正在物色入侵後建立傀儡政權的領導人選,更直指烏國前國會議員穆拉耶夫(Yevgen Murayev)是潛在選擇,遭到穆拉耶夫嚴正駁斥。
德國蕭茲政府在烏克蘭問題上面臨巨大挑戰/圖片來源:Olaf Scholz推特
相較美英在烏克蘭危機上對俄態度強硬,德國卻顯得搖擺不定。德國海軍司令薛恩巴赫(Kay-Achim Schoenbach)日前才因稱俄羅斯要入侵烏克蘭的想法是「子虛烏有」,並指普亭「值得被尊重」的爭議發言被砲轟下台。該起事件不僅嚴重傷害烏德關係,更凸顯出德國國內對於該在烏克蘭問題上採取何種立場仍缺乏共識。做為歐盟及北約重要成員國,德國的態度將深深影響兩大組織未來的行動。
白宮宣布今日下午拜登將和歐洲各國及北約領袖舉行會談,與會成員包括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Charles Michel)、英國首相強生、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義大利總理德拉吉(Mario Draghi)、波蘭總統杜達(Andrzej Duda)以及北約秘書長史托騰柏格(Jens Stoltenberg),會議將討論如何因應俄國行動,以協調盟友建立一致立場。
近期留言